近几日,上海交易所新出了两份说明文件,重点是启用了并行的交易网关TDGW,取代了原来报盘先读取Sqlserver数据库,再由Ezoes报盘的模式,将内部延时降低了几倍以上。
这标志着上交所正式进入高频量化时代。至此,上海深圳两个交易所,在我的理解范畴之中,都已经迈入了真正高频量化的时代。
消息一出
对量化投资者来说喜忧参半,高兴的是上海交易所也应用了和深圳交易所一样的流式报盘,行情回报速度提升了几倍,原先对速度有极致需求的只能在深圳市场,现在开拓了一个新的市场,有更大的市场容量,平均成本也相对降低。两个交易所就可以做同步的托管运作。
而忧虑的是,本来只有深交所的一群量化投资者,为了追求极致的速度,在不断的“内卷”和加速当中,现在“战火”燃到了上海,现在上交所的这批量化,也将要进入不断加速和优化的进程。
对各位不熟悉量化和程序化交易的投资者们,以下要普及几个新的概念。
首先从传统的交易模式说起
传统的交易可以简化成几个步骤:
思考——下单——传输——成交
而这几个步骤分别包括了以上(图1)的几个内容
程序化交易,就是省去人脑的决策和思考的过程,在接收到行情数据的一瞬间作出最优的决策,同时还有绝对理性,不受情感影响的优势。
很多程序化交易的策略,都会对速度有更高甚至极致的追求,因为只要保证策略的成功率>50%,只要再放大交易量,再除去一定的交易成本,理论上就可以做到稳定的盈利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策略的成功率,速度的优势就显得尤为重要。
特别是量化当中,会涉及到交易成本和交易滑点。
因此毫秒微秒级别的速度,会成为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从图1图2当中可以看到,行情和报单,从程序出去过后,还要经过互联网的四次传输,以及交易所和券商柜台的数据处理,而这当中,最容易优化的,便是互联网带来的网络延迟,因此很多的量化投资者,为了把速度做到机制,会使用接下来的托管模式
所谓的托管,就是把自动化程序的物理机位置和交易所离得更近,网上有很多所谓的云服务器,引入的就是这个概念,但是术业有专攻,云服务器能做的非常有限,因为大部分是供给给电商和互联网平台来保证网页运行的稳定性和高速,对于交易方面,局限性很大。
或者说,在最理想的情况下,云服务器也只能够做到把服务器搭建在上海深圳交易所的距离机房最近的地方,还是需要通过互联网从交易所机房传输数据,距离最极致的速度有不可跨越的距离。
那么还有更快的办法吗
重中之重来了,很多券商在交易所的机房都会部署自己的服务器,这能够使得券商的app能够给投资者提供最快的报单和回报速度。
在交易所机房做托管,把服务器,或者说程序托管在交易所的机房当中,就能够把速度做到最极致的优化,不过相应的,要付出的成本也会更高。
不过相比起成本,难住绝大部分人的是技术门槛,交易所机房包括券商机房,使用的都是不带界面的linux系统,熟悉计算机的朋友圈肯定不会对它感到陌生,linux相比起其他的系统,不管是掌握还是精通都有不小的难度。因此真正能够落地托管的,通常需要技术团队的有力支撑和投入大量的精力。
不过对于本就拥有投研团队和技术团队支撑的成熟机构或者量化投资者来说,这又为投资开辟了一个新大陆,又有无数新的机会出现。
但是这就把速度优化到极致了吗?
策略封装自动化
又省去了两道互联网延时的影响
交易所报盘系统也做了升级
如果说程序本身已经把优化做到了极致
而且服务器的硬件设备也是合规前提之下的最高配置
那么唯一还可以做优化的,就只剩下程序经过券商柜台报盘到机房的过程
这需要考验券商的系统,是否具备快速交易柜台,是否支持FPGA技术…
对速度的追求,在很长一段时间当中,将成为量化交易和程序化交易当中的核心!